疾病库大全   >  外科   >  枢椎齿状突骨折

枢椎齿状突骨折

一、临床表现
枕部和颈后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并常有枕大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颈部僵硬呈强迫体位,典型的体征是患者用手扶持头部以缓解疼痛,此类情况在临床并不常见。有15%~33%的患者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片。其中以轻度截瘫和神经痛最为常见,曾有齿状突骨折伴第十和第十
二对脑神经瘫痪的报道。症状的轻重视骨折移位压迫脊髓的程度和部位而定,严重的可发生呼吸骤停,多见于老年人,常当场死亡。
齿状突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因外伤史有时不明显。Crockard等报道一组16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患者,有3例已忘了颈部外伤史,其余的患者因初诊时医师对其外伤的重要性估计过低而漏诊,症状包括C2神经根疼痛、双手无力和行走困难。
二、诊断
详尽、准确的受伤史和体格检查,常能使医师考虑到这种损伤的可能。摩托车事故是年轻人群中齿状突骨折的常见原因,在老年人群中这各损伤的最常见原因是简单的坠落。枢椎齿状突骨折伴后脱位是比伴前脱位更加严重的损伤,出现神经症状的概率也更大,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X线检查是诊断齿状突骨折的主要依据和手段。当诊断有怀疑时,应反复拍片,加摄断层片或行CT检查,MRI检查可提供脊髓损伤的情况。在横切面上,齿状突和脊髓各占椎管矢状径的1/3,余1/3为缓冲间隙(图1)。成人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之间距离(AO间距)为2mm~3mm,儿童略大,为3mm~4mm,超出这一范围即应考虑有齿状突骨折和/或韧带结构断裂。开口位片上齿状突两侧不对称,亦应怀疑该部位的损伤。清晰的开口位片可以显示齿状突骨折及骨折类型。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及前或后的移位和是否有寰枢椎脱位。另须注意有无合并颈枕部其他部位的畸形和骨折。
一个齿状突骨折的诊断应包括以下五点:
(1)齿状突骨折的类型;
(2)有无移位及方向;
(3)有无神经损伤;
(4)有无伴髓的邻近骨骼和软组织损伤;
(5)有无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

 

本病的诊断需与寰椎横韧带断裂、横韧带撕脱及寰枢椎后脱位相鉴别。
横韧带断裂时AO间距超过5mm,齿状突完整。横韧带撕脱时可见开口位片上的寰椎侧块间出现不规则骨块,CT横扫可明确诊断,显示寰椎侧块面的小缺损及游离骨块。寰枢椎后脱位在侧位X线片上显示前弓与齿状突位置颠倒,在齿状突前方或顶端有时可有小的骨折碎片存在。此外需注意有无合并枕颈部畸形。如寰椎枕化、颅底扁平等。

 

推荐药店

同仁堂

枢椎齿状突骨折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枢椎齿状突骨折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枢椎齿状突骨折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枢椎齿状突骨折找医生

更多 >
  • 刘 淼 刘 淼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 肖少雄 肖少雄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一医院
    骨科

枢椎齿状突骨折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