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传染科   >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

肝吸虫学名称为中华分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胆管内,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或更长时间,虫体摄取宿主的红细胞、白细胞,并不断排出代谢产物和分泌有毒物质,损害宿主。成虫不断排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肝吸虫卵是人体肠道寄生虫中最小的虫卵之一,虫卵形态略似电灯泡,虫卵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不断发育,孵出幼虫,幼虫遇到淡水螺类并被吞食后,则在螺体内发育成第二期幼虫即尾蚴,此时,尾蚴从螺体内逸出,不断地在水面上游动,如果遇到淡水鱼、虾,尾蚴则即附着鱼体并侵入鱼、虾组织,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即囊蚴。这时如果吃了含有肝吸虫囊蚴的小鱼、小虾,或生鱼片、没有煮熟的鱼、虾以及被肝吸虫囊蚴污染的其它食物等均可引起感染发病。
其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受损。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的结果。病变主要在肝的次级胆管。感染初期病变并不明显。长时间重度感染后,胆管出现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大量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慢性感染可有大量的结缔纤维组织增生,附近的肝实质可见明显萎缩。胆道分泌糖蛋白的增多,并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最后导致色素类结石(即肝内多发性结石)的出现。
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免疫诊断: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都曾试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辅助诊断,但检测病人结果出入较大,且与其它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尤以吸虫类感染)有较明显的交叉反应,不能用作确诊,现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初筛之用。

 

常易误诊为传染性肝炎。应与其它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尤以吸虫类感染)相区别。

推荐药店

同仁堂

肝吸虫病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肝吸虫病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肝吸虫病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肝吸虫病找医生

更多 >
  • 周艳 周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 王轶 王轶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 茹清静 茹清静 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肝病
  • 裘云庆 裘云庆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 李登俊 李登俊 主任医师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 尹华 尹华 副主任医师
    粤北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 李晓灵 李晓灵 主任医师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内科
  • 赵宇浩 赵宇浩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传染科

肝吸虫病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