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精神心理科   >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别名:致命性家族性失眠症

一般的说,病初有三种不同的表现:
①睡眠障碍,通常病人自诉失眠、睡眠期间激动、多梦;
②运动体征,如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
③记忆障碍。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呈现FFI的全部症状,涉及运动、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等系统。具体如下:
1.睡眠和失眠 进行性失眠,失眠日益增重,这已在接受多导睡眠描记法(polysomnography)或通宵EEG记录检查的4个家族的8例病人得到证明。用安定和巴比妥酸盐等安眠药治疗无效。病人还呈现进行性的似梦中状态和幻觉,病末期呈木僵和昏睡状态。
2.识别机能 劳动记忆,注意力和视运动(visumotor)功能受损,但仍保持球智力(global intelligence)。
3.自主神经系统 病人呈现多汗、心动过速、发热、高血压和不规则呼吸。
4.运动系统 构音障碍进行性增重,直至口齿不清。另呈现咽下困难、共济失调、自发性和激发性肌阵挛、反射亢进和Babinski征。
5.内分泌系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降低,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增高,生长激素、催乳素和褪黑激素的24h节律异常。
1993年Gambetti等提出了如下的诊断标准:
1.常染色显体性疾病,成年期发病,病程6~32个月。
2.呈现治疗无效的顽固失眠症、家族性自主神经机能异常、记忆障碍、共济失调和(或)肌阵挛、锥体束和锥体外束征。
3.129Met和178Asn单元型。
具备标准15中任何2项均可作FFI的可疑诊断。标准6兼有其他任何一项标准即可确诊FFI。

 

和CJD一样,除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外,也可能有散发性致死性失眠症存在。
1988年,Mizusawa等报道了一例散发性致死性失眠症。患者37岁。男性,生前有30个月的失眠症、痴呆、肌阵挛、共济失调、夜间激动和自主神经机能障碍病史。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丘脑前背侧、背内侧、背外侧核和枕核严重萎缩,脑皮质轻度海绵层水肿,小脑皮质内有散在的‘torpedoes’,橄榄体神经元丧失严重。最近对此病例作PrPSC检查和PRNP基因分析,PrPSC检查阳性,但PRNP无突变。1939~1975年间,Stem等、Schulman等、Garcin等和Martin等曾以丘脑萎缩或丘脑型CJD的病名报导过一些病例,这些病例也可能是散发性致死性失眠症。

 

推荐药店

同仁堂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找医生

更多 >
  • 薛静燕 薛静燕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中医科
  • 邰军利 邰军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精神心理科
  • 高叶梅 高叶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中医科
  • 李霞 李霞 副主任医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 滕中光 滕中光 主任医师
    大连市中医医院
    胃肠外科
  • 陆冰梅 陆冰梅 主任医师
    长春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 赵家云 赵家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中医科
  • 孟江 孟江 主任医师
    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
    中医科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