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小儿科   >  小儿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小儿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别名:小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临床表现差异大,可呈局灶性或全身性变化,起病可急可缓,病程可短至数周或长达数年,各亚型有相对特殊的临床表现,但可出现过度型或重叠性表现。
1.勒-雷综合征(急性婴儿型) 以内脏病变为主,此型临床表现最严重、也最多见,多于1岁以内发病,起病急而重,以内脏和皮肤受侵害为主。表现为发热、皮疹、咳嗽、苍白、耳流脓、肝、脾很快增大,肺部广泛浸润,淋巴结轻度肿大,热型不规则,以周期性或持续性高热多见,偶见稽留热。皮疹较特殊,主要分布于躯干、颈部、头皮和发际,四肢少见。初起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1~3mm,继而呈出血性或湿疹样、皮脂溢出样皮疹,以后皮疹表面结痂、脱屑、脱痂后留有白斑或色素沉着。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常成批发生,一批消退,一批又起,手触摸时有粗糙感。出疹前常先发热,出疹同时伴肝、脾增大,疹退热降,肝、脾亦缩小。常有轻咳,伴有呼吸道感染时,症状急剧加重,极易发生肺炎,出现喘憋和发绀,但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因系肺间质性病变,可并发气胸和皮下气肿。呼吸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常见耳流脓、营养不良、腹泻和贫血。也可同时有溶骨性骨骼病变,但与其他2型相比,相对较少。若不治疗常于6个月内死亡。
2.韩-薛-柯综合征 骨损害伴中度其他器官侵犯,又称慢性黄色瘤病,多发生于3~4岁小儿。颅骨缺损、突眼、尿崩症是此型的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可先后出现或在病程中只见其中之一或二。初起颅骨损害呈肿块状凸起,硬,有轻度压痛。当病变蚀穿颅骨外板后、肿物变软、触之有波动感,常可触及颅骨边缘,压痛不明显,以后肿块逐渐吸收、局部下凹,缺损大者可触及脑,并随脉搏跳动。眼球突出多为单侧,为眶骨破坏所致。尿崩症由垂体或下丘脑受累所致,不一定有蝶鞍破坏。皮疹呈孤立、稀疏的黄色丘疹,似半个小米粒或黄豆状,突出在皮肤表面,若以玻片压于其上,可见皮疹中央发黄,是慢性黄色瘤病名称的来由。其后皮疹开始消退变软、变浅,慢慢吸收。此外低热、轻度肝、脾增大,贫血,牙龈齿槽肿胀、发炎、坏死、萎缩、牙齿松动、脱落也常见。肺部受累重者可见气喘和发绀。本型病程迁延、病变新旧交替,最终多数病人恢复健康。
3.骨嗜酸细胞肉芽肿 为单纯骨损害型。是本症中预后最好的一型,多发于4~7岁小儿,但也可见于婴儿或成人,任何骨骼均可受累,但以颅骨、四肢骨、脊椎、骨盆最常见。病灶多为单发、亦可多发、患者除骨骼病变外多无其他症状或仅有低热。不少患儿是在偶然情况下或出现病理性骨折时发现。唯有脊椎病变的患儿,特别是发生椎弓破坏者,常伴神经压迫症状,如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瘫痪,甚至大小便失禁成为疾病的主诉而就医。 需临床、放射线及病理三方面配合诊断。发热、贫血、肝脾肿大、耳流脓伴典型皮疹时,要考虑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Ⅰ型。突眼、尿崩症、颅骨缺损是Ⅱ型综合征典型表现,应疑及本病。典型的骨X线变化,皮疹印片或活检、骨病变处的病理检查见到典型的郎格罕细胞是诊断的依据。实验室检查S-100蛋白染色阳性,电镜找到Birbeck颗粒支持本病的诊断。 1987年组织细胞协会写作组提出了诊断LCH可信的三级标准。这一标准已被国际上广泛采用,它有助于LCH与其他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也有利国际间的交流。

 

1.本病应与以下组织细胞增生症相鉴别
(1)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块状淋巴结肿大(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常表现为双侧颈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其他部位肿大淋巴结及结外病变如皮肤、软组织和骨损害可见于近半数患者。皮肤病变为黄色或黄色瘤样,骨病变为溶骨性损害,因此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均与LCH难以鉴别。SHML的组织学改变为组织细胞呈窦性增生,常与其他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相混,病变细胞无LC细胞典型的核凹陷特点,CD1a抗原阴性,电镜下无Birbeck颗粒。
(2)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包括家族性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FHL)和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viral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VAHS)又称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 HLH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一组以发热、全血细胞减少及肝、脾肿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自然病程短,预后差。在FHL发现约10%的病例有染色体9q21.3-22异常,20%~30%的病例有染色体10q21-22异常。发病者多为6个月以内婴儿,近50%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近30%患儿父母有近亲婚配史。高三酰甘油血症(>2.0nmol/L)、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为FHL的典型改变。患儿无皮疹、无骨骼浸润,病灶中无嗜酸细胞浸润可与LCH鉴别。但若缺乏阳性家族史,临床上与VAHS难以鉴别。因此在诊断时应予以注意。 VAHS的临床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中单核巨噬细胞增多,并有吞噬血细胞的现象。患儿多有高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和凝血障碍。现认为VAHs除病毒感染外,还可继发于细菌或真菌感染,也称为LAHS(infection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感染因素去除后可自愈。
(3)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ic disorders):是来源于组织巨噬细胞或组织细胞的少见肿瘤性疾病。其与HLH或SHML等疾病鉴别困难。临床上以成人多见。任何年龄儿童均可发病,常表现为高热、消瘦、衰竭。皮肤黏膜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尤为明显。疾病的早期血象异常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病程多不超过6个月。其主要的病理特点为恶性组织细胞或分化较高的组织细胞在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广泛的灶性浸润,并伴有血细胞被吞噬现象。骨髓涂片中找到典型的异常组织细胞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可与LCH鉴别。
2.与其他疾病鉴别
(1)引起骨病变的疾病:临床上骨髓炎、Ewing肉瘤、成骨肉瘤、骨巨细胞肉瘤等骨肿瘤以及神经母细胞瘤的骨转移均可引起不规则骨破坏、硬化和骨膜反应,在诊断LCH时应注意与这些能引起骨病变的疾病相鉴别。
(2)皮肤病:LCH的皮肤改变多样,无特异性,应与脂溢性皮炎、脓皮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相鉴别。
(3)呼吸系统疾病:LCH的肺部表现常与粟粒性结核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4)淋巴网状系统疾病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者需与霍奇金病、急性白血病、慢性肉芽肿病、尼曼-匹克病等相鉴别。

 

推荐药店

同仁堂

小儿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小儿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小儿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小儿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找医生

更多 >
  • 李戈 李戈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小儿科
  • 陈 红 陈 红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
    内科
  • 刘安生 刘安生 主任医师
    西安市儿童医院
    血液科
  • 贺湘玲 贺湘玲 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小儿科
  • 顾人民 顾人民 副主任医师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小儿科
  • 徐咏梅 徐咏梅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小儿科
  • 吕卫华 吕卫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小儿科
  • 李爱敏 李爱敏 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小儿科

小儿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