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小儿科   >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别名:小儿急性出血性肠炎

一般无前驱症状、起病急骤。主要表现有腹胀、腹痛、呕吐、腹泻、血便、发热,不少患儿在1~2天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甚至休克。腹痛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常为全腹痛,也可局限于病变部位。发病后不久即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水样,含黏液,后即变为血便。部分病儿无腹泻,腹痛1~2天后即开始便血。便血量不等,大量便血者均为暗红色,伴有腐败腥臭味,呈洗肉水或红果酱样。有些患儿于发病数小时后即出现血便。发热在38℃左右,中毒严重者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或低于正常。婴幼儿症状多不典型,脱水、酸中毒症状明显,有些可先出现肠道外症状,如黄疸、咳喘、肝脾大及惊厥等。由于肠壁各层病变程度不同,临床上可出现轻重不同的症状,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腹泻便血型 以黏膜渗出性病变为主,腹软无压痛。应行内科保守治疗。
2.肠梗阻型 肠管肌层受严重侵害而肿胀,肠管僵直、丧失蠕动,临床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3.腹膜炎型 浆膜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渗出,腹腔内有大量炎性渗液,或因坏死而为血性液。临床表现腹膜炎症状。
4.中毒休克型 此型患儿全身中毒症状较严重,早期即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无力、四肢冷厥、脉搏微弱、血压低,甚至测不到。舌质红,稍带暗紫,舌苔黄腻。有时伴有少量血便、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腹稍胀并有肌紧张,多疑为绞窄性肠梗阻。 当小儿突发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并伴有高热及中毒症状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腹部平片可见小肠积气、肠管外型僵硬,肠壁增厚,轮廓模糊,黏膜皱襞变粗,肠间隙增宽。肠梗阻时腹立位片可见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液平面。严重者由肠壁坏死脱落,肠腔内气体进入肠壁或细菌产气而出现肠壁囊状积气,若气体循肠壁小静脉到肠系膜上静脉再到门静脉可显示门静脉积气。肠穿孔时腹立位平片见膈下积气。
1.诊断要点
(1)突发性腹痛、腹泻及血便、呕吐、腹胀,严重者出现休克及DIC。
(2)腹部压痛,重症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等。
(3)腹部X射线平片有特征性改变。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大便潜血强阳性。根据以上要点,一般可确立诊断。为争取早期诊断,除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外,肛门指检发现腥臭血便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有助于早期发现血便。本病需与痢疾、婴幼儿腹泻、过敏性紫癜(胃肠型)、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腹膜炎等相鉴别。
2.病情分期 根据全身和肠道的症状、体征及X射线改变等,Walsh等于1986年将急性坏死性肠炎分为ⅠA、ⅠB、ⅡA、ⅡB、ⅢA、ⅢB 6期。 ⅠA:尚无腹泻,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ⅠB:肉眼血便;此期X射线下只示肠胀气。 ⅡA:有典型急性坏死性肠炎的腹痛、便血、呕吐、腹胀与中毒症状,并具有典型的坏死性肠炎的肠壁及门静脉积气等X射线表现。 ⅡB:典型的症状和X射线表现较ⅡA更为严重。 ⅢA:有广泛性腹膜炎及腹水征。 ⅢB:有肠穿孔及气腹征。 ⅠA、ⅠB期为疑似诊断;ⅡA、ⅡB期为典型的急性坏死性肠炎,ⅡA为轻度,ⅡB为中度;ⅢA、ⅢB期为重症急性坏死性肠炎。

1.菌痢 为脓血便、黏液多,次数频繁,有里急后重,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
2.肠炎 如沙门菌、鼠伤寒,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肠炎,婴儿期发病,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3.腹型过敏性紫癜 有反复出血及皮肤紫癜,无腹泻。
4.急性肠套叠 婴幼儿多见,腹部可摸到肿物,钡或气灌肠可以确诊和复位。
5.绞窄性机械性肠梗阻 为完全性肠梗阻,X线立位平片见有高张力肠积气的液平面及结肠无气,与肠炎的X线征不同。
6.克罗恩病 为消化道慢性复发性炎症,病理变化除有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外,并出现肉芽肿样改变,可形成肠腔狭窄,内瘘及粘连。

推荐药店

同仁堂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找医生

更多 >
  • 周敏 周敏 主任医师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小儿科
  • 郑艳平 郑艳平 主任医师
    长沙市第四医院
    小儿科
  • 李翠昌 李翠昌 主任医师
    江西省儿童医院
    急诊科
  • 吴秀英 吴秀英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
  • 陈锋 陈锋 主治医师
    襄阳市中心医院
    小儿科
  • 王磊 王磊 主治医师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科
  • 臧国庆 臧国庆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外科
  • 臧国庆 臧国庆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传染科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