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
1.精神症状 本病早期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情感脆弱,注意力和记忆力障碍,随着疾病的发展,情绪易激惹或暴怒,或出现抑郁、焦虑或类躁狂发作及各种幻觉、妄想等症状,人格和智能障碍日趋严重。晚期精神衰退十分显著,可出现严重痴呆。如有卒中发作,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谵妄或精神错乱状态。
(1)脑衰弱综合征:是本病的早期表现,以头晕为主的头部不适并伴有耳鸣。还可见不规律的头枕部及额部钝痛,睡眠易醒,醒后入睡困难,易疲劳周身不适,注意力难集中等。一般进展缓慢,有数年或数十年才出现明显的精神异常,病程呈波动性,有间歇期。
(2)智能障碍:单纯的脑动脉硬化,智能缺损只表现出由记忆障碍伴发的工作能力、效率的降低和缺乏主动性,思考、理解迟钝,严重者造成赘述。脑实质改变严重,则出现智能的普遍缺损,甚至痴呆。
(3)情感障碍:早期表现情感脆弱、易激惹、易伤感或暴怒,或无故忧虑、抑郁、焦虑,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自杀或类躁狂状态。智能缺损时则出现表情欣快或淡漠、呆滞。
(4)人格改变:一般人格不易发生改变,尤其是判断力,患者对自己疾病认识能力一般保持良好。有智能损害时会出现自私、挥霍、幼稚、懒散、行为轻率等人格变化。
(5)幻觉妄想状态:有些病人可出现夸大、被害、嫉妒等妄想观念,并反复或持久出现的幻觉,以命令性幻听多见。
(6)意识障碍:合并卒中时则出现意识障碍。表现朦胧、谵妄或精神错乱。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常有遗忘。
(7)记忆障碍:有短程和长程记忆缺损,没有瞬间记忆障碍,人名、地点、日期、数字等最先遗忘,常因记忆障碍影响工作。
2.躯体症状和体征 多数病人有头痛、头昏、后枕部沉重感等自觉症状,有的出现耳鸣、四肢麻木、眩晕发作等症状。早期常出现非定位性病理性体征,如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不对称、掌颏反射和咽反射亢进等。如有卒中发作,则出现偏瘫、失语、延髓性麻痹等定位性体征。约1/5的患者有癫痫发作,1/3伴发糖尿病。因动脉硬化常累及心、肾及视网膜动脉,而出现受累器官相应的病理症状和体征。
(1)多数病人有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可有耳鸣、四肢麻木、面肌抽搐、眩晕发作。
(2)早期常有轻微的、非定位性神经系统体征,如对光反应减弱,瞳孔大小不对称或变小,表情肌不对称,头、手、舌震颤,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不对称,掌颏反射阳性及手足发冷,发绀,面部多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3)卒中发作后可有偏瘫、失语、单侧面神经麻痹等受累脑血管靶器官定位体征。
(4)15%~20%病人可以出现癫痫,以大发作为主。
(5)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
发病年龄50~60岁,40岁发病者也不少见。男性多于女性。一般无明显诱因而逐渐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同时伴有情绪不稳,近记忆明显减退。疾病发展缓慢,症状常轻重差异很大且波动。病程一般较长,虽长期患病,人格保持相对完整,自知力也较良好。体格检查可见眼底动脉和全身动脉硬化体征,血液检查可见血胆固醇、血脂增高,脑血流图往往显示脑动脉硬化样改变,头颅CT检查可显示脑回萎缩、脑室扩大。这些特点可作为诊断本病的根据。
1.神经衰弱 早期症状类似,但神经衰弱发病年龄40岁,症状常于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记忆力减退明显,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实验室证据不支持脑动脉硬化的诊断等可以鉴别。
2.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 关键在于原发病的鉴别诊断,即脑动脉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临床上很难鉴别。因为,往往两种原发疾病同时存在。一般讲,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人发病年龄较早,精神症状出现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史,精神因素常是诱发因素,精神症状发生较为迅速。情感障碍多为恐惧、焦虑,意识障碍多见,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较多。
3.颅内肿瘤 某些局灶性症状突出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应与颅内肿瘤鉴别。后者常表现头痛且早晨明显,因咳嗽、用力而加剧,伴呕吐、视盘水肿,病程较短,进展较快,CT或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可帮助鉴别颅内占位病变。
4.其他 伴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情绪时,应注意与抑郁症、焦虑症鉴别;伴有癫痫发作时需与原发性癫痫或其他症状性癫痫鉴别。明确的躯体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区别功能性精神病。
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找医生
更多 >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西城区 三级甲等
-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市 三级甲等
-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杨浦区 三级甲等
- 福州市中医院 鼓楼区 三级甲等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武汉市 三级甲等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西湖区 三级甲等
-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 虹口区 二级甲等
- 洛阳市交通医院 老城区 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