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内科   >  脂质沉积性肌病

脂质沉积性肌病别名:脂肪贮积肌病

肉碱缺乏所致的LSM,常见于儿童,成人亦可发病。大多缓慢起病,主要累及骨骼肌。四肢呈对称性肌无力,以肢带肌受累严重,少数可有程度较轻的肌萎缩。此外颈肌、咀嚼肌、吞咽肌及舌肌均可受累。肌肉运动稍久,无力现象明显加重并伴肌肉胀痛。随病情进展,肌无力逐渐加重。一般病程为数月至数年之久。
如为肉碱缺乏致病,且属全身性者,则除表现进行性四肢近端骨骼肌无力外,同时有心肌病,并常伴低酮性低血糖等全身性征候。
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缺乏引起的LSM,以Ⅰ型CPT缺乏者最为常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1ql2。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Ⅰ型CPT缺乏者临床特点为肌痛、肌无力、肌痉挛,持久运动和长时间空腹可引起肌肉发硬及发作性肌红蛋白尿。约1/4的患者导致肾功衰竭。一般女性患者症状较轻。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多为青少年时期发病,病程缓慢进展,以四肢近端对称性无力为主,也可累及面、咀嚼及吞咽肌。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血清CK检测,大多数显著升高。对患肌活检组织的酶组化染色(HE及ATP酶染色),可见Ⅰ型肌纤维内大量空泡,油红O染色呈阳性;电镜观察可见肌原纤维间有大量脂滴,即可确诊。
对本病是因肉碱缺乏或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缺乏,还是因其他酶缺陷所致,则须对患者肌肉进行生化检测方能明确。

 

由于本病和糖原贮积病及线粒体肌病同属代谢性肌病,且其临床表现均为四肢近端无力,肌肉活组织检查本病肌纤维中虽以大量脂质沉积为主,但也可偶见少量肌纤维内含有较多的糖原和异常的线粒体,故应注意进行鉴别。
此外,本病还应与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脊髓性肌萎缩及重症肌无力等病相鉴别。

 

推荐药店

同仁堂

脂质沉积性肌病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脂质沉积性肌病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脂质沉积性肌病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脂质沉积性肌病找医生

更多 >
  • 刘水平 刘水平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神经内科
  • 崔丽英 崔丽英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内科
  • 焉传祝 焉传祝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内科
  • 狄晴 狄晴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 陆春玲 陆春玲 主任医师
    河北以岭医院
    骨科
  • 杨晓黎 杨晓黎 主任医师
    河北以岭医院
    骨科
  • 苏卫东 苏卫东 主任医师
    河北以岭医院
    骨科
  • 徐红波 徐红波 主治医师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

脂质沉积性肌病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