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妇产科   >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别名:慢性囊性乳腺病

1.肿块 乳腺内肿块常为主要症状,可发生一侧乳腺,也可发生于两侧乳腺,但以左侧乳腺较为显著。肿块可单发,也可为多个,其形状不一,可为单一结节,亦可为多个结节状。单一结节常呈球形、边界不甚清楚,可自由推动,有囊性感;多个结节常累及双乳或全乳,结节大小不等,囊肿活动往往受限,硬度中等有韧性,其中较大的囊肿位于近表面时常可触及囊性感;尚有呈条索状沿乳管分布,结节或条索状直径多在0.5~3cm。
根据肿块分布的范围可分为弥漫型,即肿块分布于整个乳腺内;或混合型,即几种不同形态的肿块,如片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散在于全乳。
2.乳痛 本病乳痛多不明显,且与月经周期的关系也不密切,偶有多种表现的疼痛,如隐痛、刺痛、胸背痛和上肢痛。有的患者在愁闷、忧伤、心情不畅,以及劳累、天气不好时,肿块变大、变硬、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或情绪好转后肿块变软、变小。临床经验提示有此变化者多为良性。若肿块增大迅速且质地坚硬者,提示恶变可能。
3.乳头溢液 约5%~15%的患者可有乳头溢液,多为自发性乳头排液。常为草黄色浆液、棕色浆液、浆液血性或血性溢液。如果溢液为浆液血性或血性时往往标志着有乳管内乳头状瘤。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所见,一般能做出临床诊断。如有疑问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1.乳痛症 多见于20~30岁年轻妇女,大龄未婚或已婚未育,发育差的小乳房。双侧乳腺周期性胀痛。乳腺内肿块多不明显或仅局限性增厚或呈细颗粒状,又称细颗粒状小乳腺。
2.乳腺腺病 多见于30~35岁女性。乳痛及肿块多呈周期性,肿块多呈结节状,多个散在,大小较一致,无囊性感,一般无乳头溢液。
3.乳腺纤维腺瘤 多见于青年女性,常为无痛性肿块,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肿块境界明显,移动良好,无触痛。但有时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与纤维腺瘤并存,不易区别。
4.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多见于中年女性,临床上常见乳头单孔溢液,肿块常位于乳晕部,压之有溢液流出。X线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充盈缺损,常可确诊。
5.乳腺癌 常见于中、老年妇女,乳腺内常为单一无痛性肿块。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多能找到癌细胞。有时乳腺囊性增生病伴有不典型增生、癌变时,常不易区别。需病理活检确诊。

 

推荐药店

同仁堂

乳腺囊性增生病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乳腺囊性增生病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乳腺囊性增生病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乳腺囊性增生病找医生

更多 >
  • 王自能 王自能 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 刘 华 刘 华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科
  • 赵仓焕 赵仓焕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针灸科
  • 李伟平 李伟平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病理科
  • 蔡文松 蔡文松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甲状腺外科
  • 王聪 王聪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针灸科
  • 曹利平 曹利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
  • 张晓琳 张晓琳 主任医师
    嘉定区中心医院
    皮肤科

乳腺囊性增生病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