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内科   >  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别名: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婴儿秋季腹泻

临床表现
1.婴幼儿患者 潜伏期为24~72h,起病多急,呕吐常为首发症状,伴有腹泻1天数次不等,多为大量水样便,黄绿色,有恶臭,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可呈假性霍乱腹泻。患者有低热,很少超过38℃。发病初期多数伴有流涕,喷嚏与轻咳。半数以上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与酸中毒,可因严重脱水,病情在数小时内恶化而死亡。一般发热、呕吐多在48h内消退,而腹泻可持续1周以上。病情重者,对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常需数周至半年方能恢复。
新生儿也可发病,腹泻较轻,可有腹胀及排血便,X线检查可见异常肠型,甚至可发生肠穿孔。
2.成年患者 潜伏期最短数小时,最长可达1周,平均2~3天。本病多起病急,以腹痛腹泻为主,乏力,伴恶心呕吐等。大便多为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腹泻一般每天5~9次或10余次不等。严重者每天可达20次以上,肠鸣音增强,腹部压痛以脐周明显,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脱水。多数患者体温正常,少数患者有低热。病程短,一般3~5天,多呈自限性,少数可达9天以上。
诊断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出现相似肠道症状患者,应注意本病。
2.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部分患儿可伴呼吸道症状。

 

1.细菌性肠道感染 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发生在夏秋季,体温多升高,可达39℃以上,腹痛、腹泻明显,开始为稀便2~3次后转为黏液脓性便,或黏液脓血便,有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血白细胞多升高,粪便镜检有大量红、白细胞,大便培养可检出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等。
2.与诺瓦克病毒、肠腺病毒等感染的鉴别 临床表现及一般实验室检查基本相同,需依靠多价抗体免疫电镜、病毒核酸电泳、ELISA检测抗原抗体来鉴别。

 

推荐药店

同仁堂

轮状病毒性肠炎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轮状病毒性肠炎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轮状病毒性肠炎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轮状病毒性肠炎找医生

更多 >
  • 王虹 王虹 主治医师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 邱健行 邱健行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中医科
  • 李新民 李新民 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 吴重庆 吴重庆 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 陈贻胜 陈贻胜 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 彭孝纬 彭孝纬 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 林海 林海 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 何品玉 何品玉 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心血管内科

轮状病毒性肠炎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