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的检查:
血浆D-二聚体测定 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检测 游离肝素时间 复钙交叉试验(CRT,PRT) 纤维蛋白肽A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乙醇胶试验 蝰蛇毒时间 复钙时间 凝血因子ⅩⅢ定性测定 血清α2-巨球蛋白(α2-MG)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实验室检查
(1)反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的试验:
①血小板计数:本病中由于血小板大量消耗形成微血栓,故血小板计数减少。
②凝血时间: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凝血时间常缩短在5min以内,甚至采血时即在针管内凝固,这种现象对早期诊断本病有很大帮助。晚期以继发性纤溶为主,血液呈低凝状态,故凝血时间大多延长。
③凝血酶原时间(PT):大部分病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病人早期正常,随病情的发展而延长。
④凝血酶时间(TY):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延长,个别患者也可能正常或缩短。
⑤纤维蛋白原(Fg)则定量测定:大部分病人低于150mg/dL,也有部分病人早期正常或缩短,而在病程中逐渐延长。
⑥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提示参与生成凝血活酶的因子减少,但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人,KPTT可以是正常。
(2)反映纤维蛋白溶解活力亢进方面的检查:
①FDP测定:副凝试验一3P试验:假阳性较多,但假阴性少;乙醇胶试验:纤维蛋白原体与FDP结合的可溶性复合物通乙醇时,可有胶状物形成,本试验有假阴性结果,但其特异性高,假阳性少。
②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此试验反映了纤溶酶的高低。正常>120min。本试验阳性率低,约为30%~50%。
③纤溶酶原测定:正常血浆中含有丰富的纤溶酶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前活化素被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故纤溶酶原降低。以酪氨酸为底物测定其活力,正常值为7~l1U/Iml。
(3)抗凝血酶Ⅲ的测定(AT—Ⅲ):测定方法有凝血法、放射免疫法及发色底物测定法,后者敏感精确,采血量仅有几微升可为临床快速提供诊断。
(4)血片:外周血涂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有红细胞碎片、棘形、盔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红细胞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5)纤维蛋白肽A(FPA)和肽B(FPB)测定:凝血酶能将纤维蛋白原aA链和aB链切断,先后释放出FPA和FPB,故血浆FPA和FPB含量增高,反映凝血酶活性的增强,发病时,百分之百的患者FPA增高。
(6)纤维蛋白肽Bβ1-42和Bβ15-42测定:发病时,由于继必性的纤溶亢进,纤溶酶的血浆水平升高,水解纤维蛋白原Bβ链,释放出Bβ1-42;纤溶酶水解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释放出Bβ15-42,故血浆Bβ1-42和Bβ15-42水平升高,反映纤溶活力的增强。
(7)D一二聚体测定:纤溶酶活性增强水解经因子Ⅷ。交联的纤维蛋白,会产生D一二聚体,故测定D一二聚体血浆含量增高或呈阳性反应,表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纤维蛋白的降解,有继发性纤溶亢进。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找医生
更多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朝阳区 三级甲等
- 陕西省人民医院 碑林区 三级甲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 青云谱区 三级甲等
-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长区 三级甲等
- 南京鼓楼医院 鼓楼区 三级甲等
-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厦门市 三级甲等
- 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 南海区 二级甲等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沙河口区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