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健客网上药店!

查疾病 查症状 检查项目 查药品 健康资讯 健康问答 用药指南

共收录1431种检查

;

检查库大全   >  其他   >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相关检查项目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精彩文章阅读

  • 暂无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推荐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概述

当人体局部感染向全身播散和出现全身感染时,血液和骨髓中可出现细菌,即菌血症、毒血症或败血症。临床上患者有发热、感染血象和症状时,可以进行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用于检测菌血症、真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微生物、大多数菌血症是间歇性的,需要多次培养证实。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常用传统肉汤增菌法、自动血培养仪检测法。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正常值

  • 正常人血液及骨髓中无菌生长。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临床意义

  • 1.血液中可能感染的细菌血液及骨髓应是无细菌的,一旦检出细菌应视为菌血症,并应进行药敏试验。血液及骨髓中常见细菌主要有以下各类。
    (1)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近年来尤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如MRSA)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亚急性心内膜炎常可检出α-溶血性链球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心包炎可由致病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厌氧球菌引起。
    (2)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非发酵菌;伤寒、副伤寒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厌养培养可检出拟杆菌、梭杆菌等。
    2.对于检出较少见的细菌,或与临床表现相差太大,不能确认为感染时,如属下列情况,应视为阳性。
    (1)再次送检,严格无菌操作,如仍有相同细菌生长,应视为阳性。
    (2)感染症状出现2~3周后,血中相应抗体滴度明显升高时,有重要意义,培养结果应视为阳性。
    (3)必要时同时从不同部位两处采血,或静脉血与动脉血,检出同样细菌时,应视为阳性。
    (4)血培养与痰、尿、脓液、胸、腹水的培养检出相同的病原菌。
    (5)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临床上有菌血症的表现,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有效时。
    3.有典型感染症而反复培养阴性时可能的原因及处理
    (1)时机掌握不恰当,送检时血中有高浓度的抗生素。应避开高药浓度时间采血,或使用有抗生素吸附(中和)剂的培养基。
    (2)可能为L型菌、厌氧菌、病毒感染等。应采用特殊培养法或补充其他检查手段。
    (3)若疑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不应放弃寻找感染灶及病原,可连续数日送检血培养。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检查方法

  • 感染症状出现2~3周后,血中相应抗体滴度明显升高时,有重要意义,培养结果应视为阳性。 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临床上有菌血症的表现,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有效。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注意事项

  • 血液标本采集需注意: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三、医护人员采血注意事项:
    1、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尽量在使用抗菌药前。对已用药者应在下次用药前采集,有条件者应使用含有抗生素吸附(中和)剂之培养基。
    2、疑为亚急性心内膜炎及布氏杆菌病患者,24h内应采血3~4次。
    3、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样品污染。
    4、采血量通常为培养基量的1/10。
    5、厌氧培养严格避免将气体注入培养瓶内。
    骨髓标本多经过骨髓穿刺采集
    一、患者需注意:
    1.如有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史 ,应当及时告知医师。
    2.骨髓穿刺前,因做好心理准备,勿紧张。
    3.穿刺完成后,勿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及老火汤等。
    二、医师在进行穿刺术时,需注意:
    1.术前行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胸骨外板厚仅1.35mm,髓腔7.5mm),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大血管。
    4.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致涂片失败。
    6.如穿刺过程中,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提示可能是大理石骨病,应作骨骼X线检查,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相关问答

  • 暂无相关问答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