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近视手术常见误区,第二点很多人都犯
摘要:人的眼球是一个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的精细的屈光系统,任何一个组织发生病变或缺损都会造成视力的损害。
误区一:任何度数激光近视手术都能矫正
激光近视手术是一种角膜手术,其原理是以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组织,改变角膜曲率,使光线能够聚焦到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因此,其矫治范围和角膜厚度息息相关;1200度以上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在术后预留安全角膜厚度的情况下往往会残留一定度数。
因此,超过1200度的患者一般不宜接受手术,而应考虑ICL晶体植入手术。
误区二:激光近视手术没有年龄限制
18周岁以下的近视患者,屈光状态发展往往还不稳定,近视度数可能进一步加深;50周岁以上的近视患者,往往已有老视,同时可能合并有晶体混浊,而这种情况近视、
散光等可在
白内障手术中同时矫正。
因此,并非所有年龄段的近视患者都适宜接受激光近视手术。
误区三:激光近视手术只能矫正近视不能矫治散光
近视患者往往合并有一定度数的散光,一般情况下,激光近视手术在矫治近视的同时,可同时矫治散光。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仪器设备的原因,当前一般只能矫治600度以内散光。
人的眼球是一个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的精细的屈光系统,任何一个组织发生病变或缺损都会造成视力的损害。每个人视力有差异,往往是因为眼球这个屈光系统整体存在差异;仅仅调整角膜屈光度,难以完全调整整个眼球的屈光状态。
因此,一般而言,激光近视手术能够帮助患者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而不能奢求都有1.5的视力。
在此并不建议青少年近视通过手术矫正,因眼睛还处于
发育阶段而且也不符合做激光手术条件,所以,当孩子近视了,比较赞同通过视功能训练矫正。视功能训练就是通过光学手段,进行人眼视功能训练,从而实现提升人眼调节能力,改善调节功能的匹配性,提高视网膜中心凹的成像质量,增强视细胞敏锐度,达到提升裸眼视力和降低戴镜度数的目的.通过近视优化提升方案的训练可以让90%以上的学生调节幅度和灵敏度得到成倍的提升,使看近更轻松、看远更清晰,从而有效控制近视发展,提升近视者的裸眼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