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改名能用西药思维?
“很多中药已经成为历史品牌,一旦名字改了,既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也会给老百姓的认识造成混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不无忧虑。
今年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对中成药命名新规的意见。
据健康界了解,在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数据库国产药品一栏中输入部分涉及更改的关键词,其中仅名字中含有“灵”字的药品就有2000多个。
张伯礼承认夸大宣传现象,但他举例说,中成药风油精的“精”字,指的是精油,老百姓也只是把它当成药品名字,并不会因此认为它有药效之外的神奇效果。
对于中成药一般不采用地名的要求,张伯礼认为“中药讲究道地药材,不同地域生长出的药材质量是不一样的。”人参是东北的好,当归以“陇当归”为上乘,这是中药材的特点决定的,并不会影响市场竞争。
中药命名新规的初衷是规范市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朱建平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非常慎重”,并且“不能用管西药的思维来管中药。”
朱建平介绍,国际上对西药的命名方法一般是依据药物的化学成分等,但是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不适合用西方的方法命名。在朱建平看来,中医药有着文化的脉络,并且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老字号”的中医药原创标志,如按照不能使用地名、企业名等要求改掉,也不利于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落实《中医药法》细节如何?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认为,应尽快制定符合中医药发展的细则,同时不放松监管。
他指出,中医药法的诞生让各级政府、各个卫生主管部门对中医药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实践过程中,准入问题、中医诊所、中医机构的管理问题、中药药品制剂使用的问题,都需要一系列的配套的、与现行的医药卫生法规有衔接的框架体系措施,特别是尽快制定符合中医药发展的细则。
杨金生用专科学习举例,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执业范围需划定为针灸,否则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但师承人员考核机制、学制、执业地点问题,仍需要细则去明确。
而对中医药法的评价体系也需自成一套,不能照搬照抄。而原则,可以按照中医药法的要求,中西医并重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
同时,杨金生还强调,对监管的要求不能放松。“既要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进行规范、引导、管理。扶持和管理是不矛盾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扶持。”
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如何建设?
目前存在中药材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第三方检验三种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中药材质量难以得到系统化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指出,以市场化多元投资主体的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或将成为中药材检验检测的主力军。
闫希军表示,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不受区域和行政层级的影响,实验室可以建在药材主产区、药材专业市场,与政府监管部门设立的检验机构相比,对服务中药材种植、加工、交易等各环节有优势。
那么如何加快推进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一是国家要鼓励由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参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国家对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审核、验收后,应从法规上认可其检验检测报告的合法性,并认可其报告可以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
二是完善对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机制。一方面,加强对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另一方面,以过程检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开展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并对各机构的检验结果进行评级公示,引进社会监督。
三是专项鼓励第三方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基金,加快布局市场化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实验室,同时避免重复建设,从药材质量保障上服务于中药材行业的发展。
中药国际化瓶颈怎破?
2016年8月26日,中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立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专门篇章,更明确了中医药的重点任务,同时在全篇多处提及中医药,将其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各方面,为中医药发展提供空间。
中医中药要走向健康、持续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认为需要特别关注源头管理的几个问题:
第一、中药行业上下游衔接脱节,产业链相关方价值分配不均。
第二、中药材质量监管力度尚需加强。
第三、中医中药在产业创新和国际化进程方面尚有障碍。
随着对中医药行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助力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局限和障碍,限制了产业创新和突破发展。比如,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医保资格难以进入国家医保系统;中草药材种植的土地流转还存在一些障碍;限制港资企业投资中药材饮片炮制加工等。
1、提升种植效益。
加大对中药资源保护的直接财政投入与帮扶力度;建立科学的种植规范,提升种植效益。
2、提升品质标准。
提高中药材的品质标准,加速推进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形成诚信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
3、引导多方力量,推动国际化进程。
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中药源头开发与利用保护;放开投资限制,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养阴生津。用于面黄肌瘦,津少口渴,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经衰弱。
健客价: ¥28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健客价: ¥4.8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健客价: ¥8.5调节三高、提高视力、益智健脑、抗菌消炎。
健客价: ¥138清热泻火,解毒止痛。
健客价: ¥28心绞痛发作的预防性治疗。眩晕和耳鸣的辅助性对症治疗。
健客价: ¥26本品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健客价: ¥49调节全身代谢,恢复细胞活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健脑健身,延缓衰老,扶正固本。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老年性视力减退。对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老年性支气管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健客价: ¥119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血尿、肾小球肾炎血尿,泌尿结石及肾挫伤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为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辅助药物。
健客价: ¥75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2.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 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健客价: ¥6.5高血压病。
健客价: ¥20配合饮食控制治疗Ⅱ型糖尿病。
健客价: ¥67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健客价: ¥12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健客价: ¥15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
健客价: ¥124缓解体力疲劳。
健客价: ¥4000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
健客价: ¥2200非布司他片:痛风,痛风性关节炎,老年人痛风,高尿酸血症,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遗传性高尿酸血症。 青鹏软膏:藏医: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用于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热性“冈巴”、“黄水”病变引起的关节肿痛、扭挫伤肿痛、皮肤瘙痒、湿疹。 中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急慢性扭挫伤、肩周炎引起的关节、肌肉肿胀疼痛及皮肤瘙痒、湿疹。
健客价: ¥690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价: ¥9.9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免疫调节。
健客价: ¥361.高血压。 2.冠心病。 3.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
健客价: ¥33.5用于牙周病引起的牙龈出血,牙周脓肿等病症。
健客价: ¥12女性避孕。
健客价: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