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活检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Sorrells等提出,检测对象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tumorDNA,ctDNA)以及肿瘤外泌体(exosome),它们来源于肿瘤组织,存在于血液,可以提示肿瘤发展进程及抗药性等信息,指导个体化精准治疗。
液体活检是什么?
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少量循环肿瘤细胞以及由坏死癌细胞释放的少量循环肿瘤DNA。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cycletumorcell)和循环肿瘤DNA(ctDNA,cycletumorDNA)对患者肿瘤进行诊断与监测的方法被称为液体活检。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肿瘤患者组织样本只有手术活检和穿刺活检两种。相比于传统的活检方法,液体活检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单、能重复取样等有点。
液体活检的发展历程
液体活检包含了CTC与ctDNA技术。
1、CTC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1896年,澳大利亚学者Ashworth在一例转移性肿瘤患者血液中首次观察到从实体肿瘤中脱离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并率先提出了CTCs的概念。不过长时间以来CTCs的检测并未在肿瘤病人的防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检测技术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上世纪末以来CTCs检测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随之带来的是CTCs检测在临床的应用。
1)第一代CTC技术:CellSearch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CTC技术采用的是磁珠捕获法。能够捕获CTC的磁珠早在1983被Immunicon公司发明。其后Immunicon不断完善该技术并发展出了特定CTC染色技术。公司在1993-2003年完成一系列的临床实验后,其CTC检测系统Cellsearch于200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临床检测。强生(Johnson&Johnson)下属子公司Veridex在2008年收购了Immunicon的CTC业务,并将其发展至今。CellSearch系统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临床用的CTC检测系统。该系统于2012年获得我国CFDA进口器械注册,从而成为国内唯一用于临床的CTC检测系统。由于其在临床使用的唯一性,Cellsearch系统是目前CTC检测的金标准。
在临床检测中,标准操作是抽取患者7.5mL血液,通过Cellsearch系统检测其中含有的CTC数量。临床数据表明,正常人和良性疾病患者CTC含量极少,而转移期患者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在血液中分布含有不同数量的CTC。通过检测CTC的数量能够帮助医院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为此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
2)第二代:CTC检测技术前沿
为了提高CTC检测的灵敏度和发展对捕获CTC细胞进行后续分析的能力,在研的二代CTC检测采用了多种技术路线。与一代技术不同的是,二代CTC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方面均处于早期阶段。技术方面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公司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实现对CTC的捕获。目前还很难判断哪一种技术路线将成为行业标准。
2、ctDNA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948年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存在ctDNA。癌症患者的ctDNA则发现于1977年。1994年发现肿瘤患者的ctDNA与其体内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类似。直到2000年以后,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ctDNA的突变检测技术不断成熟,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从当前研究角度将,ctDNA在临床应用潜力非常广泛,主要涉及到肿瘤早期筛查、肿瘤动态监测、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评估肿瘤异质性及复发风险等作用。从已有的临床实验来看,ctDNA的检测平台一般为二代基因测序与数字化PCR,适应症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皮肤癌等常见肿瘤。目前在国内市场,ctDNA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索真基因在ctDNA检测技术的灵敏度上有较大的优势。
临床意义
1、液体活检可以解决临床取样的难点
临床上获取患者肿瘤组织样本只有手术活检及穿刺活检两种方法。转移期肿瘤患者体内可能有多个肿瘤病灶,具体到从哪个病灶获取肿瘤组织样本是一大问题。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呈现很强的异质性,即肿瘤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肿瘤细胞,不同肿瘤细胞的基因型不同,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临床诊断上,获取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综合信息是精准医疗的基础。假设肾癌患者体内有3个肿瘤病灶,不同位点之间的肿瘤细胞基因型是不同的。无论穿刺活检获得哪个病灶的肿瘤组织,所得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但是每个病灶的肿瘤细胞或者肿瘤DNA都可能进入血液循环,通过液体活检收集CTC或者ctDNA能够获得患者体内肿瘤基因或者蛋白表达的全面信息,能够更加精准的指导个性化用药。
2、液体活检可以实现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高频监测
肿瘤细胞在药物作用下会自我进化从而产生抗药性。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化是导致抗药性的根本原因,临床上需要对患者体内肿瘤基因变化进行高频监测才能做到及时准确用药。手术和穿刺活检一年内最多只能做2-3次,尤其是重症患者往往还不能进行手术或者穿刺。因此现有的临床采样技术不能满足高频检测的需求。但CTC和ctDNA通过简单的静脉抽血即可获得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及DNA的信息,可以有效的满足高频监测的需求。
在标准诊疗流程中,医生会在手术及药物治疗前通过穿刺活检对患者肿瘤诊断与分型,在药物治疗之间依靠CT、MRI等影像学检测来判断患者是否应答。但是穿刺活检在检测频次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影像学检测判断药物有效性有较强的滞后性。液体活检有望改变未来的诊疗流程,通过不断的高频监测随时发现患者体内肿瘤的变化,提高医生用药的精准度。
3、液体活检可以减低医疗成本
根据美国Medicare对肺癌穿刺活检开支分析,普通穿刺的开支为$8,869。约20%的穿刺活检会导致并发症,穿刺活检与并发症治疗的开支将达到$37,745。对医疗保险来说,平均每次穿刺活检的成本为$14,634。但一代CTC技术Medicare报销额度为$369,二代CTC与ctDNA技术开支约在$800-1000。由于是抽血检测,一般不会产生并发症。从成本的角度,医疗保险有较大的动力推动液体活检的CTC与ctDNA技术对穿刺活检技术的替代。
评价
美国著名的肿瘤中心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主任医师兼首席医疗官约瑟·巴塞戈(JoseBaselga)称:“这(液体活检)可能永久改变活检方式,包括对治疗方案的响应、抗药性的出现,将来甚至还能用于早期诊断。”MITTechnologyReview杂志将”液体活检“列为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术。美国《临床癌症进展(ClinicalCancerAdvance)》报告中也认为液体活检技术在今后十年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活血化瘀。用于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辅助治疗,可缓解胸闷、心痛、心悸。
健客价: ¥585女性避孕。
健客价: ¥108清热解毒、活血益气。用于艾滋病毒感染者以及艾滋病患者(CD4淋巴细胞在100-400个/mm 3之间),有提高CD4淋巴细胞计数作用,可改善乏力、脱发、食欲减退和腹泻等症状,改善活动功能状况。
健客价: ¥82用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
健客价: ¥46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
健客价: ¥18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健客价: ¥890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证。
健客价: ¥26.9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的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球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本品可用于湿疹、血小板块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
健客价: ¥36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痠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9.5滋补精血,健脑益智,安神镇静,化痰熄风。用于迷惑健忘,记忆减退,头晕耳鸣,心烦失眠,心悸不宁,癫痫头痛,神烦胸闷。
健客价: ¥35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
健客价: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