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保健 > 健康用药 > 这些鱼千万别吃,已有6人中毒入院抢救!

这些鱼千万别吃,已有6人中毒入院抢救!

2018-06-28 来源:健康榜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对肠道免疫功能差的人来说,生吃海鲜具有潜在的致命危害。如果实在想吃生海鲜,可以将牡蛎等海产品先放在冰上,再浇上一些淡盐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杀死细菌,生吃起来也就更安全。

9月24日晚

广东珠海的黄先生一家吃了

在水产市场买回来的海鳗鱼后

相继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

原以为只是普通的急性肠胃炎

结果医生告诉他们

是雪卡毒素中毒!

这种毒素

比河豚还要强100倍

严重可能致死

家族聚餐食用海鳗6人中毒入院

据中毒者之一黄先生介绍,自己和家人偶尔会去市场购买海鳗食用,24日,黄先生在市场购买了两斤海鳗,当晚家里就焖着吃了。“吃完饭几个小时后,便陆续出现了身体不适。”据了解,当时其家人的主要症状是上吐下泻,关节疼痛,身体发麻等。

黄先生说,除了不吃鱼的小儿子,妻子、两个女儿、两名亲戚都中了招,被送到珠海市人民医院。妻子因为吃了大块鱼腩,情况最为严重,被送到重症监护室观察。

经检查确认,这一家人很可能是属于雪卡毒素中毒。而毒素的来源,极大可能是当晚食用的海鳗。

食药监发出提醒

25日,食药监部门发布提醒,呼吁市民尽量避免食用包括野生海鳗等大型珊瑚礁鱼类,以免因雪卡毒素而导致中毒。

大型珊瑚礁鱼类易聚集雪卡毒素,一旦食用后引起严重食物中毒,会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而沿海地区常出现由于进食野生海鱼(珊瑚鱼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波及人数较多,全球每年发生的雪卡毒素中毒人数达5万人之多。

近期尽量不要购买易聚集雪卡毒素的鱼类,各餐饮单位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立即排查风险隐患并暂停销售,防止食物中毒发生。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到附近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何谓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神经毒素,具有抑制钙离子作用,毒性非常强,比河豚毒素强100倍,是已知的对哺乳动物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毒性较高时食用有毒鱼肉200g即能致死。雪卡毒素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不易被胃酸破坏,高温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

为什么鱼类含有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由有毒藻类产生。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的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摄入这类有毒藻类或其他浮游生物,造成雪卡毒素在鱼体内蓄积,并可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体积越大的鱼类,聚集的毒素越多。

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属于获得性毒素,鱼体内含有雪卡毒素不具有明显规律性。

每年3~4月份繁殖季节,珊瑚鱼需要食物多,体态肥美,味道也最鲜美,而体内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

有超过400多种鱼类可能蓄积雪卡毒素,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

含雪卡毒素的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南海诸岛等地。

养殖类鱼类少有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报告。

临床表现

若出现中毒,一般在进食后2~10小时出现临床症状,病程可持续2~3周,可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部分患者有特症性的温度感觉倒错表现。

一般轻度中毒可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中毒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肌肉痉挛渐至运动神经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特征性温度感觉倒错表现为手触热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则有热感或电击样感觉。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急救措施为迅速清除已进入人体内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等,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在3~4月份(生殖期)进食珊瑚鱼。避免进食1.5kg以上深海珊瑚鱼,因为鱼体越大,毒素含量越高。避免进食深海珊瑚鱼的头及内脏(如肝、肠及卵巢),这些部位带毒素较多。

2.外购珊瑚鱼等深海鱼类最好放养15天左右,待毒素排除体外后再食用,可减少中毒机会。

3.曾有过雪卡毒素中毒的人3-6个月内应避免食用海鱼。

假期吃海鲜,如何吃得安全又尽兴?

“每逢佳节倍吃鲜”,假期大吃海鲜那可是很爽的事情,而期间食物中毒、腹泻的事件也会伴随而来,屡见不鲜。吃海鲜也有很多学问,假期前夕你须知。

1

过敏体质要注意

海鲜过敏的原因是由于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抗体抗原的共同作用下,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因此真正追究起来,让患者产生过敏反应的不是海鲜本身,而是海鲜中的异种蛋白。

过敏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过敏的话在食用完海鲜半个小时内就会发病。所以,身体一旦出现红肿、瘙痒,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配合进行脱敏治疗,避免加重病情。

2

老人小孩莫贪吃

很多人在吃海鲜时忘了海鲜属凉性食物,老人、小孩包括一部分体质较差的年轻人不能一次性摄入太多,否则易导致肠胃不适,引发腹泻。而老人小孩腹泻后最害怕的就是脱水,所以患者一旦出现腹泻、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3

凉性水果不同食

海鲜忌与凉性水果同食。海鲜属于咸寒的食物,若与柿子、梨、石榴等凉性水果同食的话,容易伤到脾胃,对于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很容易导致腹泻。

食用海鲜注意事项

1啤酒与海鲜同食可能引发痛风。

在享用海鲜时,最好不要饮用啤酒。虾、蟹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容易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疾病。若在大量食用海鲜的同时,再饮用啤酒,就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

2水果与海鲜同食或导致腹痛。

鱼、虾、蟹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而很多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比如葡萄、石榴、山楂等。如果食用完海产品后马上吃水果,不但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而且海鲜中的钙还会与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容易对人体的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吃完海鲜后喝茶容易长结石。

吃完海鲜不宜马上喝茶的道理与不宜吃水果的原因类似。因为茶叶中也含有鞣酸,同样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

4吃海鲜后一小时内不要立即游泳。

很多在海边吃完海鲜的人往往喜欢顺便下海游泳,这样很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海鲜是不太容易被消化的食物,像游泳这样的剧烈运动,很容易让刚吃完海鲜的人消化不良。

5关节炎患者少吃海鲜。

由于海参、海龟、海带、海菜等海产品含有较多的尿酸,被人体吸收后可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6海鲜煮不熟含有细菌。

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

7生吃海鲜,可先冷冻再浇点儿淡盐水。

对肠道免疫功能差的人来说,生吃海鲜具有潜在的致命危害。如果实在想吃生海鲜,可以将牡蛎等海产品先放在冰上,再浇上一些淡盐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杀死细菌,生吃起来也就更安全。

8在可靠的店铺购买海鲜。

在选购海鲜时,尽量选购活海鲜,避免购买死的。尤其是死蟹,最好不要买来吃。买新鲜鲍鱼、蛏子或象拔蚌等,可用手碰一碰,选取活的、会动的。带甲壳的海鲜,在烹调之前要用清水将其外壳刷洗干净。

贝壳类海鲜烹煮前,在淡盐水中浸约一小时,让它自动吐出泥沙。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原来新鲜的海鲜反会被其中部分腐烂了的所污染。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