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发性膜性肾病有较高的自发缓解率,所以为了避免免疫抑制治疗带来不必要的损伤,目前国际公认的指南是根据危险分层来确定治疗方案的。
一、原发膜性肾病的危险分层:
1)低危组:在6个月的观察期内,24小时尿蛋白持续低于4g/day且肌酐清除率稳定在正常范围;
2)中危组:24小时尿蛋白在4-8g/day之间,持续6个月以上,肌酐清除率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定义为大于或者等于80ml/min)持续6-12个月以上;
3)高危组:24小时尿蛋白在3个月内持续在8g/day以上,和/或肌酐清除率下降(考虑为MN所致),或者在3个月的观察期内肌酐清除率下降(考虑为MN所致);
二、治疗方案的选择:
1.低危组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低危患者,我们建议保守治疗,且持续观察,而不是开始免疫抑制治疗(1B)。这些患者应该每三个月复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及白蛋白等,持续2年时间,再评估病情,决定治疗方案;
2.中危组治疗方案的选择:
1)治疗方案选择对于6个月的观察期内,患者尿蛋白持续不下降的患者,我们应该开始免疫抑制治疗,不应该持续观察。(1B);对于6个月观察期内,患者尿蛋白有下降,但是仍然在4g以上的,我们建议开始免疫抑制治疗,而不是继续观察(2C);有些特殊的患者因为免疫抑制治疗的副作用,可以继续观察,而暂缓免疫抑制治疗;
2)如果开始免疫抑制治疗,我们建议首选以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为主的方案或者钙调酶抑制剂为主的方案(包括环孢素和FK506),两种治疗方案都联合糖皮质激素;而不建议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或者其他治疗方案。对于是先选择细胞毒药物为主的方案还是钙调酶抑制剂为主的方案,目前没有定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在年轻女性想要怀孕的患者可能首先钙调酶抑制剂为主的方案;
3)如果选定了细胞毒药物为主的方案,建议选用环磷酰胺为主的方案,而不是苯丁酸氮芥为主的方案(1B)。具体的治疗方案如下(治疗周期为6个月):
激素:1、3、5月份给药,每月前三天甲强龙1g,持续三天,后序贯泼尼松0.5mg/kg.d或者甲泼尼龙0.4mg/kg.d;环磷酰胺:2、4、6月给药,2-2.5mg/kg.d
4)如果选定了钙调酶抑制剂为主的方案,环孢素和FK506都可以选择,目前认为二者疗效没有差别。具体的用药方案如下: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15mg/kg(最多20mg/d)
钙调酶抑制剂:环孢素3-5mg/kg/day,一天两次,维持血药浓度在100-200ng/ml;治疗至少6个月的时间;或者他克莫司(可以不联合糖皮质激素,只单药治疗)血药浓度5-10ng/ml;
5)关于钙调酶抑制剂类治疗方案的药物减量和停药:
对于环孢素为主的方案:
如果是完全缓解的患者(尿蛋白低于0.3g/day),我们逐渐减量环孢素剂量,持续至少2-4个月;
对于那些部分缓解的患者(尿蛋白低于3.5g/day,且尿蛋白下降大于50%),我们在治疗半年以后将环孢素减量为1.5-2.5mg/kg/day,持续1-2年,持续时间权衡利弊来决定。
对于FK506为主的方案:我们建议0.05mg/kg/day,一天两次给药,维持血药浓度在3-5ng/ml之间,如果不缓解可以提高为5-8ng/ml之间;如果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应该足量维持12个月,然后经过6个月时间减停(每2个月减1/4,直至减停)。
6)关于无效的判断
对于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危患者,应用环磷酰胺为主的方案或者钙调酶抑制剂为主的方案进行治疗,如果治疗4-6个月时间,尿蛋白没有30-50%的下降(与峰值比较),可以定义为无效;
7)对于首次治疗无效患者的指南推荐:
对于环磷酰胺为主的方案无效的患者,可以尝试钙调酶抑制剂为主的方案;对于钙调酶抑制剂无效的方案,可以尝试环磷酰胺为主的方案(2C)。对于初始运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者,我们通常等3-6个月再开始钙调酶抑制剂治疗,除非有严重的症状或者继发于MN的血肌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