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鸡蛋,作为资深吃货的小编就开始头脑风暴了:
葱花蛋番茄炒蛋虾仁滑蛋糖醋蛋茶叶蛋卤蛋……
前阵子说番茄炒蛋已经成为了增肥菜谱,
小编觉得其他的“蛋”会不会也突然被告知是增肥的呢
于是,胖胖的小编抱住自己默默在角落吃起了“水煮蛋”。
然而身边的狐朋狗友却跟小编说,
水煮蛋有风险!蛋黄绿了会致癌!
小编拿稳了水煮蛋,忐忑地开始搜索关于“水煮蛋”的相关资料……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疑惑,为什么水煮蛋的蛋黄有时候是金灿灿,有时候却有点“原谅色”?
难道真的有“毒”?
蛋黄为什么会变绿?
在水煮蛋的过程中,热腾腾的水会让蛋清发生热变性。
而在这个热变性过程中,蛋清中一些蛋白质的硫元素会和氢元素结合,产生一种气体——硫化氢,闻着就像“臭鸡蛋”。
但是,鸡蛋里的硫化氢真的少到忽略不计,所以一般是闻不到很明显的味道。
在煮蛋的同时,热量是从外向内进入的,鸡蛋外部的温度提升速率自然高于位于中心的蛋黄,产生的硫化氢就会向温度较低的蛋黄移动。
此时,若含有铁元素的蛋黄被硫化氢撞见了,就会与蛋黄中的铁元素“碰瓷”,发生反应,形成硫化亚铁,且包裹在蛋黄的外层。
硫化亚铁是一种灰绿色的物质,所以蛋黄就“绿”了。
绿了的鸡蛋还能吃吗?
鸡蛋都变色了!还硫化亚铁了!还能吃吗?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当然要吃!
Emmmm……小编没有坑你们的~
鸡蛋黄上面的那点硫化亚铁真的很少,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能会变成硫化氢和氯化亚铁,如果它没有跟胃酸反应,就说明它是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会通过粑粑排出去,根本不会参与人体代谢过程。
而且,鸡蛋黄上的硫化物并不会影响蛋白消化。
此外,人的肠道消化过程就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硫化氢等代谢废物也是很正常的。
肠道中硫化氢的量应该远远超过鸡蛋黄上面那点不溶于水的硫化亚铁。
何必担心鸡蛋呢?
对!何必呢?于是小编吃完剩下那半只水煮蛋……
除了“水煮蛋蛋黄绿了会致癌”,还有这些坑“鸡蛋”的谣言:
谣言1:每天只能吃一只鸡蛋
一天到底能吃几个鸡蛋呢?有些人很喜欢吃鸡蛋,可是又担心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真相: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
如果平时很少吃肉、鱼虾、奶制品的话,每天吃上两三个鸡蛋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平时吃肉、鱼虾、奶制品等比较多的话,蛋白质摄入量已经不少了,那么,每天吃一个鸡蛋就可以了。
谣言2:土鸡蛋比普通鸡蛋好
土鸡蛋是农户散养的鸡下的蛋,有很多人都认为这些鸡吃的都是蔬菜、虫子等“健康食物”,所以土鸡蛋会比普通鸡蛋更营养更安全。
真相: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一样。
从食用安全性来说,土鸡蛋的安全风险更高。
散养的鸡都是到处觅食,很容易吃到土壤或水里的污染物。而正规养鸡场的鸡都是人工集中饲养的,会定期打疫苗,饲料也是检验合格的。
所以,不需要花高价买土鸡蛋,去超市买便宜的普通鸡蛋就行。
当然,土豪请随意。
谣言3:鸡蛋与豆浆不能同时吃
有人说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与鸡蛋同吃会影响蛋白质吸收。
真相:其实只要把豆浆煮熟,蛋白酶抑制物就会被破坏啦,所以放心和熟鸡蛋一起吃吧~
谣言4::不要吃胆固醇高的蛋黄
很多人认为吃了蛋黄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超标,会导致心血管阻塞、心脏病等疾病。
真相: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通过饮食摄入的胆固醇较多时,能导致高血脂、心脏病等。
体质健康的人就放心的吃鸡蛋吧,不需要担心鸡蛋中的胆固醇会致病。
高血脂、心脏病患者是由于自身机能出了问题才会引起疾病。
谣言5:吃生鸡蛋能下火?
民间是个神奇的东西,总有些传说:吃生鸡蛋能下火、能壮阳、解酒……
真相:不拉肚子已经算走运了~
生鸡蛋中不但有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蛋腥味重,还不好消化,吃下去会给肠胃带来负担,有时会引起恶心呕吐的现象,可能会发生急性肠胃炎。
所以大家还是吃熟鸡蛋吧。
谣言6:蛋壳颜色越深越营养
鸡蛋壳有红色的,还有白色的,到底哪个颜色的鸡蛋更有营养呢?很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认为红壳蛋营养价值高……
真相:营养相同!
蛋壳的颜色与营养高低无关,与鸡的品种有关。
所以随便吃吧,不用纠结蛋壳的颜色!或者,你喜欢什么颜色就吃什么颜色咯~
谣言7:鸡蛋一定要煮得很熟
有些人觉得既然生鸡蛋中有细菌,那就多煮一会杀杀菌。
真相:
煮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蛋白质变硬,不仅口感变差,还不利于消化吸收。
建议:煮鸡蛋时,把鸡蛋放入冷水中,用大火烧开后,再煮5分钟就可以吃了。
谣言8:毛鸡蛋有保健功效吗?
毛鸡蛋是没有完成孵化完全的受精鸡蛋。
毛鸡蛋受到欢迎,主要是因为人们相信它营养更丰富,甚至具有一些特殊功效。
真相:比起普通的鸡蛋,毛鸡蛋并没有更多或更特殊的营养物质。
所以,所谓的功效,并不靠谱!
如果是为了营养或者传说中的功效,就不要去费劲了,吃正常的鸡蛋安全又可靠!
那么,大家是不是可以放心吃鸡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