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内科   >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

由于本病是嗜酸性细胞浸润组织或嗜酸性细胞内含物的释放所致,因而治疗应试图降低嗜酸性细胞计数.在进行性器官系统功能异常发生前是不必处理的,患者每隔3~6个月作一般性检查一次.对器官系统的并发症应积极治疗。
治疗的基本药物是皮质激素和羟基脲.起始强的松每日(1mg/kg)口服,持续服用至临床表现改善和嗜酸性细胞数恢复正常.确当的强的松治疗至少应持续2个月.若病情缓解,剂量应逐渐减少.在后2个月内减少至每天0.5g/kg,以后减为以此剂量隔日治疗.可进一步缓慢减少到能控制疾病的最小的剂量.若病情和嗜酸性细胞增多不能被强的松控制或所需剂量增大到患者不能接受程度,应加羟基脲口服剂量每天为0.5~1.5g,以使白细胞数维持在4000~10000/μl.偶尔在使用羟基脲诱导期间嗜酸性细胞数>100000/μl,应考虑白细胞单采术。

推荐药店

同仁堂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找医生

更多 >
  • 陈烨 陈烨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血液科
  • 杨玉霞 杨玉霞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内科
  • 乔俊英 乔俊英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内科
  • 谢静 谢静 主治医师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病理科
  • 肖承京 肖承京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 鄢 毅 鄢 毅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 张荣艳 张荣艳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 杨赣萍 杨赣萍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