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妇产科   >  外阴黏膜白斑

外阴黏膜白斑别名:女阴白斑病

(一)治疗
黏膜白斑采取适当的治疗,可防止97%病例进一步恶化。
1.积极治疗伴发疾病,控制血糖,纠正内分泌紊乱及营养不良,补充维生素等。
2.局部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忌用肥皂等过度擦洗。局部可用清热解毒燥湿的中药外洗。瘙痒明显时可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氢化可的松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霜。瘙痒特别严重时,可外用卤米松(sicorten)霜或软膏及氯倍他索(特美肤)霜或软膏,效果好。角化增生性病变可局部外用0.025%~0.05%维A酸软膏或2.5%氟尿嘧啶软膏治疗。可阻断脲嘧啶脱氧核苷向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转化,抑制DNA的合成,使瘤细胞的增生、分裂和分化不能进行,因而局部应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恶性病变。
3.手术切除 实际上轻度不典型增生的外阴白斑病是完全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缓解,并不一定发展为鳞癌。因此,首先要确定外阴白斑病的不典型病变程度,通常需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经常随访观察,对长期不愈者,只有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有明显异形性而有向原位癌发展的趋势时,手术才是外阴白斑病确切的适应证。
(二)预后
有学者报道10%外阴黏膜白斑病最终发展为外阴癌。文献中谈到黏膜白斑癌变率是4%~6%(Rook,1996)。王家璧(1991)报道85例外阴白色角化病及黏膜白斑中7例转变成鳞状细胞癌,癌变率8.2%。苏等(1995)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基因蛋白表达和外阴癌的关系,其中外阴鳞状细胞癌17例,黏膜白斑34例,用腹部和小腿正常皮肤,外阴癌旁组织作对照观察,p53基因突变蛋白阳性率外阴癌52.9%(9/17例),黏膜白斑14.7%(5/34例),p53基因突变蛋白在外阴癌和癌前期较外阴黏膜白斑有较高表达率,因而p53基因突变是导致细胞增生异常活跃原因之一。

 

推荐药店

同仁堂

外阴黏膜白斑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外阴黏膜白斑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外阴黏膜白斑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外阴黏膜白斑找医生

更多 >
  • 程德敏 程德敏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妇产科
  • 石婧 石婧 主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皮肤性病
  • 何志新 何志新 副主任医师
    嘉定区中心医院
    皮肤科
  • 孟戈 孟戈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妇科
  • 范春茹 范春茹 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妇科
  • 赵珂 赵珂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妇科
  • 代倩苓 代倩苓 主治医师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妇科
  • 廖革红 廖革红 主治医师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

外阴黏膜白斑找医院

更多 >